奇异中文网 > 侍卫 > 第八章

第八章

推荐阅读:

奇异中文网 www.71zw.com,最快更新侍卫最新章节!

    在祈福楼里坐了半天,沈风逸终于问出了心里的疑问:“就我刚刚一番观察,发觉这酒楼里出入的考生,从穿着来看,大多都非富足。”说着指了指他们面前桌上的茶水点心,“可这祈福楼的吃住价钱可不算便宜啊,他们如何承担得起整个会试外加殿试的吃住费用?”

    宋瑞得意了,在两个从未出过宫的人面前,自己那就跟百晓生一般,知道得太多了:“皇……公子有所不知,这祈福楼每当会试年的时候,会提供进京赶考的考生三折食宿优惠,这样一来,价格与其他相比,反而更便宜,再加上环境又好,酒楼的名字又吉利,所以,一直都是考生争抢之地。”

    “可如此一来,这酒楼岂不是不赚还亏?”

    “这就要看怎么算了。就这些考生的食宿部分而言确实亏,可是附带的效应却必然是赚的。祈福楼就这么大,所以,能容纳的考生必定有限,而这些考生为了跟更多的人切磋文采思想,便常常会在祈福楼举行诗文茶会,都是有抱负的有志考生,言论往来必然有精彩之处,自然会吸引更多附庸风雅的有钱人前来消费,再加上,倘若在祈福楼住宿的考生里能出个状元,于祈福楼而言,那就是连锁效应,对祈福楼全年的生意来说,稳赚不赔。这不,前几届的状元,尽出于祈福楼。”

    沈风逸听着有趣,突然想起什么,挑眉勾唇看着宋瑞:“你不是说,你未参加过科举,不懂这方面的事吗?”

    宋瑞说了那一大段话,正在喝水润嗓,一听沈风逸发问,匆忙放下水杯,辩解道:“我是不懂科举的事啊,可我刚刚说的不算科举的事,顶多算是茶余饭后的闲谈,久居京城的老百姓,没有不知道这些的。”

    “如此说来,倒是我消息闭塞了。”

    安如远见状,连忙插嘴:“哪里呀,公子每天要批阅天下事,这些街头巷尾传来传去的话,没有知道的必要。”

    宋瑞冲着安如远撇了撇嘴:“小安子,拍马屁不是这么拍的,消息闭塞就是消息闭塞,你何必说得这么好听呢?”

    安如远还要反驳,却被从离他们不远的一桌传来的争吵声打断。

    那似乎是拼的一大桌,围坐着十来个人,看打扮谈吐,应是今年进京赶考的考生,只是不知为何,发生了争执。

    沈风逸看着来了兴致:“小安子,过去听听,他们在吵什么?”

    安如远领命过去,不消片刻便返回了。

    “回公子,不是什么大事,不过是那些考生里,有参加文举的也有参加武举的,文考生觉得,就是因为这些武人好战才导致战争不断,武考生则认为,文人就知道纸上谈兵,懦弱无能,谈何保家卫国!这不,谁都不服谁,就吵起来了。”

    沈风逸听完,轻叹了口气,低声说道:“倘若天下文武学子都是这般偏颇的思想,又如何能公正地对待天下事呢?”

    话音刚落,大堂不起眼的角落里传来一道声音:“倘若天下学子都如你们这般思想偏颇,谈何公正治天下?”

    一句话,引得包括沈风逸几人在内的所有人皆向那边投去了眼光,只见大堂角落里的一张桌子旁,坐着一华服公子,一人一桌,背对众人,只从那坐姿与饮酒的姿态,便不似小门小户的出生。

    宋瑞颠颠儿地拉着安如远一同坐下:“爱坐角落的公子哥?有点意思,看来有好戏看了!”说着往嘴里抛了粒花生米,兴致勃勃地看着那人。

    果不其然,方才争执的几人皆向那人走去,为首之人抬手一揖:“敢问这位兄台可同是进京赶考的考生?不知可否告知尊姓大名?”

    那人转身,背对方桌而坐,晃了晃手里的酒杯,笑容满面道:“不过是一贪杯之人,自不能跟诸位未来国家栋梁想与比较,名字就更不值挂齿了!”

    宋瑞一看到那人的脸,就开始皱眉寻思,总觉得这张脸在哪儿见过,偏偏一时之间想不起来了。

    另一围观的学子,性急上前:“连名字都不愿告诉我们,莫非是瞧不起我们?”

    “岂敢岂敢,在下于之泓。”

    为首那人道:“在下张磊,毫州文科解元。这位是宋毅,与我同乡,为武科解元,还有……”

    名叫宋毅的那人立时不耐烦了:“你们自称文人的就是废话多,这是林焕、那位许易知,还有展风竹……”宋毅干净利落了将一圈人介绍了一遍。

    于之泓倒也没表现得多么清高自傲,而是笑意盈盈地一一同诸人点头示礼。

    张磊见宋毅介绍完众人,这才将话题重新引回:“方才兄长说,我们诸位的想法过于偏颇,还想请教兄台,偏颇何处?历来云国主战的都是武人,倘若不是他们极力怂恿,何须边境连连战争不止?”

    宋毅一听不乐意了:“是是是,你们之乎者也的就知道和谈,怎么和谈?还不是割地嫁女,放我云国尊严何在?只知道躲在虚假的安稳之下苟且偷生,你们的气节又在哪里?”

    “难道,战争不断,尸骨遍野就是对的吗?你看看每年多少双亲哭儿郎,多少妻女哀夫兄?这又是对的吗?”

    “哼,一味求和,只会为人不齿,到时候,就不只是哭儿郎的双亲了,而是举过上下皆哭丧了!”

    眼看几位又有要吵起来的趋势,于之泓高举双手做了个讨饶的姿势:“诸位,诸位,何必把问题看得这么偏激?战争固然太过残忍,可必要的战争却是实力的象征,是国之尊严的体现,谈和虽有示弱之嫌,可在必要之时也可给国家赢得休养生息的喘息之机。古人云,磨刀不误砍柴工,必要时候的和谈是为了更好的备战,而更好的备战是为了一击即胜,花最少的牺牲,赢最大的胜利。”

    看着几人沉思不语,于之泓又补充了一句:“古往凡事皆两面,端看用者如何现其长避其短,不是因噎废食,而该因时制宜,作为学子,该想的应是融会贯通,而非贬低对方抬高自己。文武从来是一家,何苦浪费大好时光为这样的问题而争吵呢?”

    不等他人做声,沈风逸第一个站出来叫了一声好。

    于之泓越过诸人看向沈风逸,淡笑一下,举手轻揖。

    沈风逸因其话语,来了兴致,朗声问道:“那兄台认为,要如何才能因时制宜,平衡文功武治呢?”

    于之泓左眉一扬:“兄台问的当可算治国大理,那是上位统治者该思虑之事,岂是我一介路人所能胡言的。”

    “这不是话赶话说道这儿了嘛,无关对错,只是大家的思想交流而已。”

    “平衡文功武治哪里是靠一张嘴能说清楚的?上位者,居位高低,目光长短自然不同,所关注点也必然不一,而其所寻找的平衡点也就因人而异。”

    “那照此说来,统治者位居最高,其该目光最为长远,以天下宏观制衡文宣武就了?只是,兄台可曾想过?统治者的消息来源皆由臣子所提供,倘若臣子欺上瞒下,蒙了上位者的眼,又怎能做到目光长远呢?”

    “既为统治者,治国为二,御人为一,无法治下用人者,谈何治国?这天下哪里是靠双拳便能统治的?故而,兄台问的这个问题,在下无法解答。”

    沈风逸暗忖:你这哪里是什么无法解答,根本是不愿解答罢了,看似亲和,笑脸迎人,实则清高,不屑谈论,有点意思。

    “那,兄台之意,只是当今统治者不会御人治下,故而,不懂治国之论了?”

    “这位兄台,于某自认与你往日无冤近日无仇,何苦把在下往沟里带呢?我自始至终没说任何当今圣上的半句不是,兄台偏要这般误解,那我岂不是有嘴也说不清了?这要是传到别人耳力,小命堪忧啊!”

    看着于之泓一脸笑意,没觉得他有哪点堪忧之色。沈风逸笑笑,不再言语,只是举起酒杯,遥敬一杯,于之泓也不扭捏,抬高自己的酒杯,一个示意,仰头饮尽,随后留下碎银,大笑出门去。

    “这人倒有几分意思,就是不知,是否身有功名,又投卷于谁人门下。”

    沈风逸只是轻微做叹,却不想,宋瑞却突然惊跳起来:“我想起来了!难怪觉得眼熟!于之泓!于环朗的孙子!”

    “于环朗?于正辉的儿子?”

    “正是!”

    “可是,于正辉的儿子不是正任大理寺少卿吗?我还见过!”

    “哎呀,错不了!这是于正辉的小儿子,从小游学在外,我是因为小时候跟他打过架才记得,外人经常都会忘记于正辉还有这么个小儿子!他怎么也回京了?”

本站推荐:

侍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奇异中文网只为原作者李子圆子杏子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李子圆子杏子并收藏侍卫最新章节